管理员入口
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火线立功:记人民的好军医——1987届校友徐海涛教授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7日
浏览次数:

庚子年初,“新冠”疫情突侵华夏,九州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广大医务人员在各自战线上,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危难之际显身手。中西并重、控制疫情、科学攻关、卓有成效,处处谱写着“瘟疫无情人有情,天下华夏一家亲”的人间大爱、民族大义、医者仁心的壮美诗篇!

【火 线 立 功】

2020年3月5日上午,联勤保障部队给火神山医院、中部战区总医院第一批36名一线医护人员记功,并在救治一线举行火线立功代表授奖仪式。

中部战区总医院颁奖现场

这次火线立功,主要基于中部战区总医院、火神山医院2所医院中执行任务时间较长、救治成效明显的一线医护人员,表彰他们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直面生死、冲锋在前,不惧疲劳、连续作战的光辉行动;颂赞他们以实际行动凸显人民有难军人当先的大义担当;弘扬他们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无畏壮举。我校1987届校友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麻醉科徐海涛教授,表现突出,记三等功。简短仪式过后,徐教授放下证书又一头扎进工作岗位,开始新的战“疫”。

战“疫”人物:徐海涛

我们是人民军队、是人民海军、人民海军为人民、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人民军队和人民军医,这是我们人民海军的职责,也是我们必须担当的使命!

——战“疫”语录

【从“武汉汉口医院”到“火神山医院”,他是走在疫情最前线的人民军医】

1月24日(大年三十)凌晨四点半,徐海涛教授突然接到通知,当晚就要奔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身为军人,一声令下,使命必达。在紧促的临行准备和宣誓动员会后,在万家团圆共享年夜饭的时候,徐海涛教授和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的队员们已经坐上军用运输机奔赴武汉,直抵核心战场。

“看着停机坪上的军用运输机,我突然就想起了2008年汶川地震,当年的我,也是坐着这样的飞机飞去绵阳。”徐海涛教授不禁感慨。

关键时期,医院党委委派徐海涛教授为长征医疗队副组长,徐海涛教授暗下决心一定圆满完成任务,同时做好自身防护,实现零感染的目标。

1月26日,徐海涛教授开始在武汉汉口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

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护目镜,ICU里的景象还是让徐海涛教授震惊,面对眼前的一切,医疗队的队员们迅速适应环境,优化防护流程、对患者精心设计治疗方案,经过近一周的治疗工作,他们欣喜的看到患者可以走着出院了。

其实,从接到奔赴前线的通知,到汉口医院重症监护室开展实际工作,徐海涛教授一直想的是,作为麻醉科医生,要如何尽自身所能多救患者?

控制性氧疗是麻醉医生的专业特长之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展快,炎症引起急性肺损伤和低氧血症,需要有创呼吸通气,而气管插管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需慎重,易引起医务人员的感染。

为此他从汉口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实际条件出发,因地制宜为不同情况患者采取最适合的氧疗方案,同时还细心留意并比较高流量、面罩、鼻咽通气道三种方式给氧的优缺点,使得患者氧疗效果明显,舒适感明显提升。

在汉口医院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接到了转战火神山医院的任务通知……

【火神山医院——他是倍受信赖的“万能医师”,麻醉科医师横跨多领域、一专多能的特点得到了全面体现】      

在火神山医院建设之前,可能全国人民从未如此关注过一个医院的建设。

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火神山医院,从设计图纸到竣工,在短短10天内建成。

转战火神山医院后,根据医疗队的安排,徐海涛教授被分配到ICU,主要负责辅导其他医师进行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置管;肺部、下肢深静脉静脉、心脏超声技术的应用和教学;指导气管插管后镇静药物、心血管功能调控、抑制应激;协同组织抢救等任务。

此时,麻醉科医师横跨多领域、一专多能的特点得到了全面体现:气道管理、急救复苏、生命体征调控、围术期超声、麻醉药物的应用等。这些都是新时代麻醉医师的看家本领,也是麻醉学向围术期医学转变的题中应有之义。

本来,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这些都是麻醉科的常规操作,平日在手术室里大家对于整个操作流程早已烂熟于心,但此时,同样的操作,难度和危险性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首先,火神山医院的ICU属于红区,进入红区需要严格的自身防护,层层防护设备上身后,行动极为不便,手指活动也受限;

其次,给确诊患者气管插管属于高危操作,有极大的被感染风险,根据第六版诊疗指南,病毒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而气管插管需要将患者的气道打开,制造气溶胶的可能性很大,且插管时麻醉医师需要靠近患者的口鼻处近距离观察,被感染的风险远大于其他岗位的同事们;

再者,ICU中接受插管的患者都存在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情况,先前未经全面的麻醉评估,气道情况未知,插管操作需要快准稳,不像手术室里的可以从容不迫地做好一切准备再仔细插管。

不难想象,在插管时,旁边的监护仪在不停地闪着红光尖声报警,而此时护目镜上全是雾气,带上四层手套的手指也不如平常那么灵活了,而气溶胶传播的威胁盘旋在心中难以驱赶,脑子里还要想着如何避免插管的一系列并发症……;这种非常情况下的插管,是对体力和心理的双重考验。因此有时两位患者下来,徐海涛教授的全身已经湿透了。

徐海涛教授正在进行经口气管插管

在重症病房的一线工作中,徐海涛教授逐渐成为这里广受信赖的“万能医师”:当有的医生对插管没有把握时,或者患者插管后血流动力学不稳,或是机械通气的病人出现躁动镇静不佳时,或者患者出现疑似深静脉血栓但不能肯定时,大家都会想到叫徐海涛教授过去帮助。此外,徐海涛教授于原医院科室经常负责复杂的胸外科和心脏外科手术的麻醉,这类手术中经常会用到经食道超声来观察心脏的活动,也会用到术中超声来观察肺部。因此,操作起超声机器来,徐海涛教授是得心应手。

徐海涛教授在给患者行床旁肺部超声检查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病情多变,需要及时检查以指导下一步治疗,而这些患者需要不间断的高流量吸氧,转运到CT检查室会中断他们的吸氧,不利于治疗。此时床旁超声简便、快速、无创、实时、可多次重复的优点让其成为了医生手里的优秀“武器”。

“我们是人民军队、是人民海军、人民海军为人民、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人民军队和人民军医,这是我们人民海军的职责,也是我们必须担当的使命!”这是出现在徐海涛教授疫区日记里的一段话,而徐海涛教授也正在用他的实际行动勇敢诠释人民军医的精神和担当。这正是:

疫来我军不容辞,医德高尚赴江城。

救死扶伤高医术,祛除疫毒国泰安。

莫道英雄多荣耀,千言万语也苍白。

民族有难勇挑担,功成身退好军医。

 

(来源:徐州医科大学上海校友会、CCTV-7军事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