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初春,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上海却经历了新冠疫情以来最严重的“倒春寒”,面对感染患者数量的急剧增长,我校2009届校友施霞迅速进入抗疫状态,逆向而行,冲锋在前。
疫情袭来,科室接到指示,应急病房需要超声医师入驻,我校2009届校友施霞首先站了出来:“情况紧急,我是党员,我进应急病房!”进入应急病房后,施霞发现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其中包括许多年老患者、孕妇、儿童等,超声检查工作量很大,而且患者分布在不同应急病区,完成所有病人超声检查要辗转多个病区,进出每个病区都要穿脱一次防护服。因为患者非常多,她每天一早进入应急病房,至少要三四个小时后才能出来,然后再到下一个应急病房继续工作,经常要到深夜才能回到宿舍,有时候刚刚躺下,又有电话打来需要急诊检查,施霞没有丝毫怨言,马上再次穿上防护服进入应急病房给患者急诊检查。许多孕妇患者需要做胎儿检查,因为床边机器检查条件较差,施霞经常一个孕妇要查一两个小时,将每个检查切面都看的细致清晰,每次从应急病房出来,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早已经被汗水浸湿。隔离期间许多患者心理压力很大,要反复询问很多问题,施霞在给患者做检查时不厌其烦的解答患者的所有问题,开导患者的紧张急躁心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每一天,施霞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能稍微休息几个钟头。
为了抗疫工作,施霞已经许久未能见到家中的女儿了,每次女儿难得打通施霞的电话,往往没说几句,她就说:“妈妈要进病房了,等疫情过去妈妈再好好陪你吧”,然后就匆匆挂断电话,穿好防护服进入病房。她告诉女儿:“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疫情终会被我们打败,上海很快会恢复往日生机。我们定会战胜疫情。
施霞,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超声科主治医师,2004-2009年就读于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超声与心电方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