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入口
校友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友动态 > 正文

守“沪”战“疫”:健康报报道我校87届校友钦伦秀抗疫事迹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3日
浏览次数:

健康报6月23日专题报道我校87级校友钦伦秀抗疫事迹,具体报道如下:


 

钦伦秀:拼尽全力 为重症患者搏“生机”

 

坐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院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院区常务副院长、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院长钦伦秀(右三)与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常务副院长张继明(左一)等一起在重症病房查房

3月20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院区成为新冠肺炎患者临时隔离收治点,设置床位1200张;

3月30日,宝山院区转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床位调整为720张;

6月19日,宝山院区最后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病区“清零”。

至此,在上海本轮疫情中,宝山院区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3752名。

在救治的患者中,新冠肺炎阳性合并基础疾病重症患者有410余名,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近百名,新冠肺炎阳性血透患者有370余名;共开展透析2130余次,重症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170余例;为新冠肺炎患者开展胃穿孔、脾切除、脑出血和心脏瓣膜病变等紧急手术20台……

“这些数字,是医务人员拼尽全力为患者搏‘生机’的最好证明。”华山医院宝山院区常务副院长、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院长钦伦秀说。

01

双管齐下 救治重症患者

华山医院宝山院区转为定点救治医院后,钦伦秀进入闭环内开展工作。他注意到,由新冠肺炎发展成的重型、危重型患者并不多,而因基础疾病导致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比例较高。钦伦秀认为,对伴有基础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实施专科化管理迫在眉睫。

然而,由于医院之前曾作为临时隔离收治点,医护人员的工作重心已转向“看护”,还关闭了手术室、血透室、内镜室、血库和静配中心等,要想短期内恢复综合医院的功能,需要花很大力气。

“4月初,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将原来的病区划分为肾内、心内、呼吸、内分泌等科室,医护人员也按专科回到相应的病区。”钦伦秀说,“在预检分诊时,我们根据患者病情,将其分流至相应专科病房,对患者的基础疾病采取全面细致的治疗。”

在开展专科化管理的同时,医院对重症患者采取集中管理,进一步提高重症救治能力。

据钦伦秀介绍,医院ICU原来配置有18张床位,由于收治的合并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越来越多,医院把神经外科病房监护室也改造成ICU,将床位扩充到28张。医院医务人员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重症救治团队牵头的湖北省第三批援沪医疗队密切协作,通过救治关口前移、早预警、提前识别干预等措施,大大降低了重症、危重症患者病死率。

“因为许多重症患者需要高流量吸氧等支持,而医院原来的氧气管道设置无法满足这么多患者的需求,后勤保障部门一直在提醒我,要小心管道‘爆表’。”钦伦秀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院一边开展救治,一边进行氧气管道改造,最终又腾出一个病区改造成亚ICU,总床位数扩充到70张,把全院需要呼吸支持和监护的患者集中到这里,提高了重症救治率。

02

协同作战 开展紧急手术

3月31日,华山医院宝山院区收治了一名患急腹症的新冠肺炎患者。患者来院时,已经发生胃穿孔,如果不接受手术,很可能有生命危险。但是,医务人员缺少穿防护服做手术的经验,一时陷入两难境地。

“我们马上召集手术、麻醉、护理、院感等相关科室,展开讨论,制定完善的流程。”钦伦秀说,“虽然之前没有这方面经验,但是我们的医护人员基本功扎实,加上检验科、放射科、血库等的全力配合,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了手术。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之后的手术开展也更加顺利了。”

除了多台急诊手术,医院的第一台非急诊手术也是钦伦秀“拍板”实施的。

一名73岁患者患小肠肿瘤,合并有高血压、肝硬化等多种疾病。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病情未见缓解。钦伦秀提出,在做好充分的短期支持治疗和术前准备的前提下,争取用手术的方法解决问题。普外科、输血科、心内科等多学科协作,确保手术安全。术后,患者身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手术的开展,意味着定点救治医院功能的逐渐转变。定点救治医院不仅要集中力量救治重症患者,开展急诊手术抢救,还要根据临床需求,为所有在院患者提供必要且积极的诊疗服务。

“抗击疫情和治病救人‘两手都要硬’。病毒面前,我们不能畏手畏脚,而应该仔细筹谋,勇敢面对。”钦伦秀说。

03

血透治疗 一个环节也不能漏

4月1日,华山医院宝山院区开始接收新冠肺炎阳性血透患者,是上海第一批全面开放阳性血透患者收治的定点救治医院之一。

“血透中心全面开放时,医院正处于从临时隔离收治点转型为定点救治医院的关键时期,我们收治的基本是中、重症且合并多类基础疾病的血透患者。”据钦伦秀介绍,部分患者因肾衰尿毒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严重紊乱,入院即接受床旁治疗与营养支持,还有一些因多类基础疾病导致高钾血症、多器官衰竭的患者,急需 CRRT治疗,医院必须有强大的多学科救治能力。

“血透患者的救治是全流程的,一个环节也不能漏。肾病科12名医生全员闭环管理,血透室最多曾同时收治患者140余人,每日透析约70~ 80人次。我们把调整出的3个肾内科病房全部用于收治血透患者。”钦伦秀说。

下一步,完成消杀和改造后的宝山院区将恢复血透室原来的工作,继续为患者提供血透服务。

据钦伦秀介绍,医院计划在感染楼及新建的第二急诊预留缓冲透析区,重新制定血透通道与专用路线,配置水处理、过滤器、透析机等设备,提升救治疑似新冠肺炎阳性、黄码或被闭环管理的血透患者的能力,尽最大努力既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又满足周边患者的血透需求。

记者手记

做好应急储备,方能少走弯路

在钦伦秀的记忆里,3月30日—4月15日,这十余天时间是宝山院区最艰难的调整期。

“医院从综合医院转为临时隔离收治点,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患者;又从临时隔离收治点转为定点救治医院,收治更多的重症、危重症患者。两次不同的定位,对医院运行架构、人力资源的要求完全不一样,医务人员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钦伦秀说,宝山院区在建院时就明确“以基础医疗为主、服务周边百姓”的功能定位,院区的重症床位、氧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足以应对此次突发的疫情。在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全力支持下,医院很快补上了这些短板。

华山医院总院对宝山院区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撑。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邹和建一直在宝山院区坐镇指挥;院长毛颖每天下午在总院召开多院区协调会,统一调配物资、人力等;曾担任华山医院援鄂医疗队总指挥、副院长马昕也带领医护骨干支援临时隔离点和定点医院建设。

钦伦秀认为,突发传染病往往来势汹汹,医院在应对时,需要考虑得更加周全,要制订平急结合预案,尽量维持医院原有的管理体系、医疗架构、人员设置,在此基础上,再针对突发传染病防控进行调整,少走弯路。

“这次疫情还给我们提了个醒,重症医学人才的培养、重症床位的合理规划与配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钦伦秀说。经历此次疫情,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已提出新的要求——后备定点医院的监护床位占比要提高至医院核定床位的20%。下一步,宝山院区将适当扩大ICU的规模,同时把部分病区改造成亚ICU,确保普通病房与重症监护病房的灵活转换。

救治过程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重症救治人员储备不足;血透团队医护人员超负荷运转;因防护等原因,难以开展精细的手术等。这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