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徐州医科大学建校60周年前夕,我校首届研究生校友返回母校并举办学术讲座,揭开了徐州医科大学60周年校庆校友系列活动的序幕。
吴永平书记、王人颢副校长同首届研究生校友座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校友联谊办公室主任刘慎军参加座谈。吴永平书记代表学校对校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校友们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地祝贺,他还向校友们详细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和今后的发展规划,特别介绍了学校研究生办学情况。他说,三十年前,徐州医科大学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代表着学校办学水平的一次跃升,三十年后,学校已经发展形成了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区域影响力更上一层楼。学校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校友们的关心和支持,正是校友们在工作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无形中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加快了学校无形资产的增值。校友们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为母校取得的成绩骄傲,他们纷纷表示,今后将更加关心支持学校的发展,加强同母校的联系,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同学校开展更广阔深入的合作,为母校的建设添砖加瓦。
来自海外的三位首届研究生校友胡国昌教授、吴光玉教授、赵爱平教授为学校研究生和中青年教师分别作了题为Protein traffic in innate immunity and inflammation、Trafficking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The gut microbiota in health and disease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科技与产业处陆召军处长主持,郑葵阳校长和王人颢副校长出席报告会。报告会后,首届研究生校友走入学校相关学科实验室,进行指导和交流。
过去的30多年,他们见证了母校从专业单一的医学院发展到现在多学科综合性医科大学的发展经历。现如今,他们在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之时,不忘母校,不忘师恩,值此返校之际,首届五位研究生校友向徐州医科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15000元,同时向全体徐州医科大学校友、在校师生发出倡议,呼吁校友们心系母校、支持母校的建设发展,助力母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先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
(倡议书全文如下)
亲爱的徐州医科大学校友们:
我们亲爱的母校,今天的徐州医科大学,经过一个甲子的建设与发展,已从单系科的医学院发展为多学科门类、多层次的高级医学人才培养摇篮。我们作为母校培养的首届(八五级、八八届)硕士研究生,很幸运成为徐医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届学生。在阔别校园将近30年之时,在母校即将迎来6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重返母校,睹物思人、感慨万千。我们为母校成功建博、顺利更名而欢欣鼓舞,为母校60年来取得的成绩深感振奋,为徐医人这些年的艰辛攀登满怀感动。
重回梦想开始的地方,再看培育人才的摇篮,我们想到最多的是感恩。虽然我们年龄各有不同、阅历深浅不一,但我们都有一段相同的经历,就是在母校的怀抱中学习成长。母校的历史我们曾经参与和见证,母校未来的发展更加需要我们的支持。在此,我们向全体校友发出如下倡议:
1.大力弘扬“艰苦创业、不断创新、勇于创优”的徐医精神,秉承“以德载医、博学创新”的徐医校训,在各自岗位勤奋工作、创造业绩,努力为母校增光添彩。
2.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母校对外联合人才培养和师资交流,助力母校进一步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推动母校科研工作与国际学术前沿对接,助力母校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3.心系母校、回馈母校,积极为徐州医科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募捐,支持母校的建设发展,助力母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先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
郑葵阳校长发言
胡国昌教授作报告
吴光玉教授作报告
赵爱平教授作报告
座谈会现场
吴永平书记与校友合影
郑葵阳校友与校友合影合影
首届研究生合影